红色的屋顶,整齐的琉璃瓦,舞台上的北京城写意而苍凉。历史的车轮转动不息,小人物的悲欢喜乐里,清末风云变幻的家国变迁悄然上演。11月9日,连续3晚登台上音歌剧院的话剧《正红旗下》伴着掌声落幕,为北京人艺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上海巡演画上圆满句点。
《正红旗下》剧组谢幕。李春光/摄全院集结,五台大戏,多场活动,约两万名观众……近一个月来,北京人艺是第23届上海国际艺术节里格外耀眼的一抹光彩。这次戏剧艺术的双城对话虽已暂告收尾,但如中国文联副主席、上海文联主席奚美娟所言,“北京人艺留下的艺术话题不会结束,丰富的艺术思想成果还会继续产生。”
五台大戏诠释发展脉络
牛骨板叮当作响,曲艺人唱起数来宝,寥寥数语道出晚清政局的诡谲莫测,大幕拉开,鼎沸人声扑面而来,他转身走进迎来送往的裕泰茶馆,地道的老北京烟火气熨帖动人。10月14日晚,《茶馆》在上音歌剧院“开张”。60余年来,已演出700余场的《茶馆》堪称北京人艺的“镇院之宝”,而距离上一次上海观众品鉴老裕泰的茶香,已过去了36年之久。
《茶馆》剧照历史上,北京人艺曾在20世纪60年代、1988年、2012年三度赴上海演出。把《茶馆》作为今年巡演的开幕大戏,首先有追忆致敬的一份温情在。“36年前,于是之、郑榕、蓝天野等老一辈艺术家曾带着《茶馆》到上海演出,我们这一代复排焦版(即焦菊隐版)《茶馆》后还没有来过,所以,这是一次跨越36年的对话。”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说。多年过去,许多从前不起眼的青年演员成了顶梁柱,比如,杨立新就从站在老艺术家身后“轻松的小角色”变为秦二爷的饰演者以及复排艺术指导:“《茶馆》是我们压箱底的保留经典剧目,观众可以来检验一下,我们这个剧院在成长中有没有保持过去的传统。”
《哗变》剧照对传统的传承与弘扬,不仅在《茶馆》中,也在《哗变》里。10月22日晚,曾在1988年同样轰动上海的《哗变》接力上场,冯远征、吴刚、王刚、王雷等第二代演员班底以快节奏、高密度的语言输出推动一场法庭质询不断纠结、探寻、反转,把这部“话剧姓话”的代表作诠释得淋漓尽致。10月26日,2021年新排版《日出》将巡演引入今日人艺的“青春时间”,年轻的演员班底游走在光影交叠、隐喻深邃的舞台上,拉近数十年前的曹禺名作与当代观众的距离;11月1日,首演于2019年的《杜甫》首次离开北京,于上海舞台诗意道来诗圣的半生倥偬;11月7日,人艺2023年开年大戏《正红旗下》上演,鲜明传递人艺的坚守与开创。
年轻人巡演中最受锻炼
从《茶馆》开始,到《正红旗下》结束,巡演的剧目设计“不是简单的轮回,而是一次重新开启”,冯远征解读道。《正红旗下》是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后创排的第一部大戏,意义非凡,它凝聚着老舍、李龙云两位剧作大家的才思,同时以老中青集结的阵容、写意简练的舞台表达为“京味”探索新的表达样式。
《正红旗下》剧照“在第二个70年的起点上,要如何开启新的时代,我们思考了很久。”冯远征说。这几年,新老交替的话题始终围绕着北京人艺,而年轻人要走向舞台中央,一番摸爬滚打、磋磨历练总是必不可少。这次巡演,不少演员身兼多个角色,在《日出》中饰演方达生的杨明鑫,一周前还在同一方舞台上演《茶馆》,“那部戏里,先生们、老艺术家们在台上替我们这帮年轻人站着、挡着、担当着。”一周后,当观众的目光越过剧场的黑暗全部聚焦于他时,杨明鑫的责任感变得异常强烈,“我们必须要对得起剧院和前辈,对得起上海观众的信任。”
《日出》剧照上海之行,“剧院里的年轻人很受锻炼。”从台前到幕后,冯远征看见,大家从原来见面一笑的点头之交变成更加熟悉默契、能拧成一股绳的同行者,“人心更齐,这是最大的收获之一”。“客场”登台同时锤炼了年轻人的业务水准,以舞美团队为例,五部大戏轮番开演,“换景、调光的时间非常紧张,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进一步要求每部戏幕与幕之间的切换必须控制在一定时间内,不能让观众等。可以说,对年轻人而言,挑战是全方位的。”
交流借鉴有益经验
“好看、独特、一眼难忘,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常出来走走。”观众夏夏(化名)在社交平台上调侃道。从合肥专程赶到上海的她一口气买了全部五台剧目的票,想要多多了解这座久闻大名的戏剧艺术圣殿。尽可能地与更多观众相见,是北京人艺这次上海巡演的另一大重点,舞台之外,多场公益活动同步开展。
冯远征走进复旦大学。李春光/摄在复旦大学,冯远征以“近思戏剧之光,远扬青春之帆”为主题,详解人艺的发展脉络与艺术风格,勉励青年学子不负大好时光;在上海戏剧学院,“戏剧人生”讲座与“深化产教融通,加强人才培养”两场活动分别邀请冯远征以及人艺“85班五虎”分享自己的从艺经历,对表演艺术进行专业探讨;“不在金字招牌上躺赢”直播活动以新排版《日出》为切入点,邀请剧组畅聊创作故事,共话人艺演剧学派和创作精神如何代代传承……
在云集国际名家好戏的上海艺术节,学习同样重要。巡演期间,围绕剧目创作、人才队伍建设、文化品牌推广、公益文化惠民等多个行业热点,北京人艺与海内外同仁深谈互促。以文化品牌推广为例,“我们要学习上海国际艺术节调动资源的能力,去与国际艺术机构谈判。”冯远征说。今年,北京人艺升级启动国际戏剧邀请展,“人艺不仅要自己排好戏,也要集中向观众展示国内国际真正优秀的剧目。如何让人艺的影响力持续落地,不断吸引好戏先来北京,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,也是我们的责任。”
记者:高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