师者如光 余晖璀璨

本文转自:马鞍山日报

师者如光 余晖璀璨

■通讯员 马晶晶

师者如光 余晖璀璨

■通讯员 马晶晶

师者如光 余晖璀璨

■通讯员 马晶晶

“教育是我一生的事业,我会一直为孩子们服务,愿意为之付出一切。”王加胜老师坚定地说道。

王老师是和县乌江镇濮集初级中学的一名退休英语老师,也是乌江镇濮集留守儿童活动站的创办者。活动站始建于2015年,到如今已有近十年之久,它帮助过上千名学生成就了梦想。

艰辛创办,点亮希望

眼下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,和煦的阳光透过教室窗户照在桌椅上,铺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。王老师衣着朴素整洁,白衬衫搭配深色西装裤,款式不时尚,却给人亲切与舒适之感。坐在教室里,聆听王老师讲述。他说道:“当初创办儿童之家,主要是因为两件事触动我。第一,那时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,造成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,由于孩子们缺少父母的陪伴和监管,使得不少孩子沉迷游戏、荒废学业,这让我十分担忧。第二,一件事令我痛心,镇上有个留守儿童,放学后因家中无人看管,偷偷跑到河边玩耍,结果失足落水,被发现时已溺水身亡。听到消息后我急忙赶过去,小孩的爷爷奶奶在一旁悲痛欲绝、泪流满面。那个场景让我难以忘怀,就像一记重锤狠狠砸碎我的心。看着这些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孤独徘徊,面临种种风险,我的内心无法平静。” 说到这里,王老师的脸上流露出悲伤之情。从那时起,他下定决心要为这些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温暖、安全的港湾,一个能给予他们关爱、教育和引导的地方,这就是儿童之家。

创办儿童之家绝非易事。一开始,王老师打算将家里的炕坊改造成儿童之家,这一提议遭到母亲的极力反对。她非常不理解,认为不赚钱不说,还把房子贴进去。然而,王老师并没有放弃这个想法,他去说服母亲:“这些孩子都是我们看着长大的,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,在学习和生活上都面临诸多困难。要是我们能把房子改造成儿童之家,就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,这可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啊!”王老师的父亲、妻子、儿子儿媳都支持他的决定,一起劝说王老师的母亲,最终说服了她,儿童之家也由此创办。

然而,儿童之家创办不久,王老师的妻子生了一场大病。家里的拮据、精力的不足,各种压力接踵而至。许多街坊邻居劝说王老师关闭儿童之家,把房子租出去还能获得一笔收入,王老师却没有动摇。他放心不下妻子,也放心不下这群孩子。知夫莫如妻,妻子深知王老师的痛苦,对他说:“不用担心我,你继续把儿童之家办好。”有了妻子的理解,王老师信心十足。如今,儿童之家经过几次升级改造,已焕然一新。

家的打理,爱的倾注

王老师把儿童之家当成自己家一般,精心打理。走进儿童之家,桌椅摆放规整,桌面一尘不染。墙壁上粘贴着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和荣誉奖状,每一幅都经过精心装裱。窗户明亮干净,图书角里书籍丰富多样,摆放整齐。

儿童之家面积虽不大,但各类设施一应俱全。王老师特意为孩子们开辟课外活动室,钢琴、葫芦丝、乒乓球桌、羽毛球拍、电脑等一应俱全,供孩子们使用。干净整洁的院落,也成了孩子们的小型运动场。

与此同时,王老师常带着孩子们去各地参观学习。和县台创园、南京紫金山天文台、南京科技馆、渡江纪念馆等地方,都留下他们的足迹。

无私奉献,爱心永远

有一些人如明灯般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,王加胜就是这样的人。金安琪,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,她的人生因王老师的出现而改变。2015年父母离异,家庭的重担压在她稚嫩的肩膀上,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。她无奈地选择辍学,试图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改变家庭的命运。

然而,命运的转折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。王老师得知情况后,毅然地帮助她。他多次前往金安琪家,用他的耐心和爱心,引导金安琪走出内心的阴霾。她开始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,重新找回曾经的自信。

2017年,金安琪被评为马鞍山“美德少年”,荣获安徽省“美德少年”称号,这是她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。2021年,她以59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南京晓庄学院。荣誉和成绩的背后,是王老师不离不弃地支持与帮助。

他如一盏明灯,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;他以无私奉献的精神,创办儿童之家,为迷茫的孩子撑起一片爱的空间。这就是王加胜——一个行走在乡间的平凡教育者。

Tags: